后母戊鼎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4-08 瀏覽量:6395
年代:商后期,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用途: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先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后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后母戊”青銅方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后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后母戊”青銅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后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淀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筑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相關文章
大明通寶歷史文化價值解析
似乎在不經意間,大明通寶錢幣就成為了古幣收藏愛好者,以及歷史研究學者所關注的一種錢幣。現存的大明通寶錢幣的外觀算不上精美,但由于它的發行量比較少,存量更是稀少,所以它的市場價格還是比較高。而它之所以能 ...
2022-06-02 12:00:01

要怎樣來鑒別洪武款瓷器
和其他已經確鑿證明其存在的瓷器相比,洪武款瓷器的身份會更加的撲朔迷離,但可以肯定的是確實是有這種瓷器存在的,1964年,南京明故宮遺址出土的瓷器中,有一部分瓷器早于永樂,在造型上又和元代典型的標本有很大的 ...
2022-08-31 12:00:00

清代朝珠特征及收藏價格
在我國古代,對于帝王和貴族權臣的服裝配飾,不論是形制、色彩、紋飾還是配件,歷來都有很嚴格的制度要求。清代時期,在帝王、皇親、官員及朝廷命婦之中,就有著一種很特殊的佩掛裝飾,即朝珠。清代的朝珠,是禮服上 ...
2022-08-06 12:00:00

青花周傳雄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兩千年封建帝制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康熙時期的名將如岳樂、圖海等,名臣如周培公、索額圖等,都曾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筆者今天要寫的,并不是康熙朝的功臣宿將,而是康熙朝 ...
2022-08-16 18:00:00

史上最全的古代官職介紹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 ...
2022-05-27 12:00:02

清梁詩正書法欣賞
梁詩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謚文莊。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師顏真卿、李邕。 著有《矢音集》。 梁詩正, ...
2022-07-03 09: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