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紋提鏈壺
來源: 發布時間:2024-02-19 瀏覽量:3509
年代:戰國時期魏晚期
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通高37.8厘米 口徑10.2厘米 足徑14.5厘米
器口微侈,束頸,鋪首銜環耳,圓鼓腹,低圈足。器蓋緣鑄接四鋪首銜環,中央鑄一紐連接二環,與提梁相扣,以防器蓋脫落。提梁橫直,兩端下曲,各以四節鏈環下接兩耳。器頸部又鑄四小套環紐,可以繩索與器蓋四鋪首銜環相系,使器蓋密合,壺中液體不易散溢。
器通體裝飾繁縟,花紋精細。器蓋飾蟠螭紋,提梁飾鱗紋,器體由肩至腹,各以兩周凸弦紋為界飾六層花紋,最上層為繩索紋,其余均為蟠螭紋,圈足飾繩索紋。此壺在鑄造之初,即注重使用細節,頗具匠心,殊為難得。
相關文章
玉中極品翡翠:高貴身份的象征
買翡翠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特別的注意到那些顏色特別翠綠的翡翠,而帝王綠就是綠中的極品了。現在能夠和帝王齊名的綠,一定是很難得的,那么,到底哪種綠才是帝王綠呢?下面的文章中就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秘!哪一種翡翠 ...
2022-06-25 18:00:01

翡翠從什么年代開始流行的?
翡翠的流行大約在清代中晚期,翡翠和玉不同,玉算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流行,但是翡翠流行的時間并不是很久。當時正是慈禧太后定性的那些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歡翡翠,因此下面的人為了迎合慈禧太后也就開始喜歡上了翡翠, ...
2022-08-19 18:00:01

村民挖芛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寶貝”要上交嗎?
最近有很多這樣的話題,某某某在某個地方挖出了古時候的“寶貝”,當這件事被大眾知道后,大眾的建議是上交國家。再次有的朋友就會非常疑惑,為什么是自己挖到的東西還要上交給國家呢?似乎有一些不合常理。現在有居 ...
2022-05-28 09:00:02

顧景舟為什么被人稱做紫砂泰斗 而不是陳曼生等大師
制作紫砂壺的大師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稱之為泰斗。在這些人群中,唯有顧景舟被稱為泰斗,而像陳曼生等人則被稱為是大師、大家,卻沒有泰斗的稱號,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2-05-18 18:00:00

明代紫砂壺的發展歷程和藝術之美
對茶道頗有興趣的人,在茶具品鑒方面,很熟悉“壺以紫砂貴”這樣一句俗話,蓋因以紫砂陶土為原料燒制的紫砂陶茶具,是舉世公認的、質地最優的茶具。紫砂壺作為茶具,不僅因其煮茶泡茶時色香味皆蘊且具有極強的冷熱急 ...
2022-05-18 09:00:01

透明琺瑯提梁壺
名稱:透明琺瑯提梁壺 年代:清晚期 尺寸:通高23cm,口徑5.2—4.7cm,足徑6.9—6.7cm 現狀: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壺銅胎,方形,銅鍍金高提梁,圈足。通體施藍色透明琺瑯,四面作凸起開光,內飾描金石榴、蓮蓬 ...
2023-04-06 18: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