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獨有的青花發色
來源: 發布時間:2024-06-19 瀏覽量:3614
明代的青花是很有必要說一下的,因為涉及到幾個比較重要的青花料,比如蘇麻離青,比如之后的回靑等等,今天主要介紹一下明代的青花發色。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在明洪武時期就已經有了御窯廠,這個御窯廠的成立對之后的瓷器的巔峰質量有了一個保證。而在洪武時期對青花瓷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了,一個是要求祭祀的時候都使用瓷器,另一個是對附屬國的回贈中也需要大量的瓷器,這些都大大的推進了青花瓷的進步。而青花的燒制少不了的就是青花的成色料—青料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蘇麻離”靑: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了蘇麻離青,這種青料燒出的青花瓷藍色就像藍寶石一樣鮮艷美麗,而在青花的深色部分有自然形成的黑斑,這種黑斑和濃艷的青藍色相互對應,很是好看,所以被人們所喜愛。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用科學的方式去分析蘇麻離青呢,就是這種青料中的錳的含量很低,鐵的含量較高,有大能者對宣德的青花做過專業的化學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宣德的青花料中氧化錳的含量與氧化鈷的含量差不多,但是氧化鐵的含量特別高。這是和國產青花料在成分上最大的不同之處。而國產的青料中氧化錳的含量要比氧化鈷的含量高很多倍,甚至十多倍。而這種錳含量和鈷含量大致相等的青花料,國內是沒有的,由此可見當時的青料就是蘇麻離青。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永樂、宣德時期用的青花料主要的都是蘇麻離青,一直到成化早年都還有使用蘇麻離青料,但是進口料貴啊!所以人們就和國產料摻雜使用,成化后期的時候官窯主要使用的是江西的平等青料,平等青料含鐵量比較少,所以就不在出現宣德時期的那種黑斑了。平等青料經過精細的加工,加上合適的溫度,就燒出了成化的那種柔和、淡雅而又透徹的藍色了。胎薄釉白、青色淡雅,這就是成化時期青花普遍的特征。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正德時期青花料就使用的比較雜了,這個時期首次提到了石子青,石子青的顏色是濃中帶灰色的。而回靑也是正德時期就有了的,但是回靑使用最多的就是嘉靖時期了,嘉靖的青花之所以受人們喜歡是因為它把回靑和石子青加以不同比例調和,從而燒出了與眾不同的青花料,并不是說嘉靖時期用的就是純粹的回靑,這個比例和成色放面在《江西大志》上有記載的,有興趣的可以查查。這里說一句體外話,我之前發的那個嘉靖的罐子顏色是對的,是回靑和石子青四六分加而形成的中青的顏色。

找不到太好的圖,湊合看吧
最后說一下萬歷的青花發色,萬歷早期的青料還是使用的回靑,中期以后使用的就是浙江的浙料了,這個在《明寶錄》中是有詳細的記載的,而且這種青料在萬歷時期使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
相關文章
宣德青花喜上眉梢扁瓶
宣德青花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有“諸料悉精,青花之zui”之說,被譽為“開一代未有之奇”,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 ...
2022-08-31 18:00:00

元青花瓷器的秘密
青花瓷誕生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興盛于元代,紋飾的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 ...
2022-08-16 18:00:01

名師對元明青花瓷器研究的幾點思考
青花花卉紋盤民間收藏家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沒有自己的顧問和團隊,難以掌握辨別真假,有些人雖然苦苦研究多年,沒有找對方法,始終云里霧里。有的人經過長期研究,能對有的瓷器一眼斷真假,但是要證明自己,還是要說 ...
2022-06-02 12:00:01

蘇麻離青青花鈷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
元青花用麻倉土和瓷石作它的骨架和血肉之軀,用蘇麻離青和白青釉作衣裳,以高超的繪畫技術神韻給瓷器賦予靈魂,所以它在全世界拍賣史上屢屢創高價位記錄,已經樹立起它的霸主地位。人們對元青花的青睞有增無減,對元 ...
2022-06-02 12:00:01

明代早期瓷器斷代
這件高足碗殘件,要斷代。大家首先看,它的青花紋飾的畫法,這是實筆點畫,這種畫法從元代開始有,然后洪武、永樂、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天順早期實筆點畫比較常見也是常用的,特別是民窯,基本上民窯多數是實筆 ...
2022-11-16 18:00:01

青花瓷器與蘇麻離青
鑒定或識別景德鎮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認識至關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進口的蘇麻離青為青料,并形成其獨有的風格。認識蘇麻離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無疑對于上述歷史時期青花瓷器的鑒 ...
2023-04-24 12: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