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是不是告訴我們,神話故事里的都是真的?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5-03 瀏覽量:2673
前一陣子三星堆出土的新文物,再一次將人們對于這一古老祭祀遺址的好奇引向了極點。不過神奇的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不少都與一直被人們視為怪誕之作的神話傳說相吻合,比如商青銅神樹與《山海經》。那么三星堆的文物是不是暗示我們神話故事都是真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1.D型銅鳥,寬15.4、通高27.8厘米,二號祭祀坑出土.銅鳥立于圓座上。
首先,小編的觀點是,三星堆祭祀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印證神話故事的真實性。即便有一些相吻合的特征,小編覺得至多也就是相關神話故事的情節在這些文物制作之時已經有流傳,但并不能證明這些神話是真實的。
2.銅龍虎尊,圈足高12、殘高43.3厘米 ,一號祭祀坑出土. 器肩上鑄高浮雕的三龍呈蠕動游弋狀,龍頭由器肩伸出,龍角為高柱狀構型,龍眼渾圓,身飾菱形重環紋。
其一,神話故事的流傳,主要依靠人們的口口相傳其中很難沒有一些錯誤產生。流傳到今天的神話故事,雖然現在很多都寫在紙上,但很早之前還是靠人們口頭轉述為主要流傳途徑,這里面只要有人添油加醋,或是避重就輕,不管有意無意,接下來流傳的故事可能就差別很大了。像是今天我們依然在受這種現象的影響,一些社會上的事情流傳到網上,可能已經被改編的不成樣子,重點也變了。
受到這種現象的影響,流傳到今天的神話故事,很多它們的真實性已經非常難以考證。另外,有些神話故事的情節與真實世界的運行規律有很大差別,比如夸父的身體變成山川河流這樣的神話故事,很明顯就不可能是真實的。所以,僅依靠三星堆出土的一些文物就想要證明神話故事里的情節都是真實的,這顯然是非常荒誕的。
3.銅獸面,寬35、高21.2、厚0.2厘米,二號祭祀坑出土.這件銅獸面屬A型,是該類型獸面中形制稍小的一件。
其二,小編猜測《山海經》中的故事,在三星堆文物制作之時已經有流傳,所以三星堆文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山海經》的影響,從而表現出類似的特征。商青銅神樹是一個例子,另外還有三星堆出土的一種太陽鳥,與《山海經》中記錄的一種神鳥畢方相類似。《山海經》中的神鳥外表如雞,渾身火紅,如同燃燒的篝火,并且只有一只鳥,而三星堆出土的太陽鳥也與之非常類似。
4.金面銅人頭像,通寬19.6、通高42.5厘米,二號祭祀坑出土.這是A型金面銅人頭像。銅頭像為平頂,頭發向后梳理,發辮垂于腦后,發辮上端用寬帶套束,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發式風格.
其三,雖然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印證神話傳說的真實性,但它還是有可能與一些朝代記錄的事情是有關聯的。比如三星堆出土的人面像,它們多具有大耳長眼這樣的特征,非常夸張,以至于不少網友都猜測這些是否是外形文明的產物。不過,也有人猜測,三星堆的大耳長眼特征,很有可能寓意了順風耳和千里眼的能力,而在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就具有這兩個特殊能力,而封神榜又與商朝滅亡相關聯,所以三星堆人像的夸張特征也有可能與商朝的歷史有關。
5.跪坐人像,寬8.2、高14.6厘米,二號祭祀坑出土.人像為寬臉方頤,頭發從前往后梳,再向前卷,發式頗具地方民族特色。耳垂穿孔,或原佩耳飾。
綜上,小編的觀點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不能證明相關神話的真實性,但有可能受到這些神話傳說的影響,并且也有可能與相關的歷史記錄有關。希望小編的觀點訥訥感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三星堆這個神秘的祭祀遺址,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自家院子的文物為什么要上交國家
相信每一個玩古玩收藏的朋友,都幻想過自己的場景:自己老家的老房子要拆了重建,結果在地基里發現了古人埋藏的寶貝,自己借機發一筆大財。不過,實際上即便我們的老房子地底下真的有文物,按照法律規定我們也不能私 ...
2023-04-06 12:00:01

收藏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什么?
收藏行業,正是“痛并快樂著”的最佳體現——收藏時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圈套損失慘重,這是痛。不過與商家斗智斗勇想方設法繞過這些坑,同時個人技能又有所提高,這是樂。那么收藏中,最讓我們頭疼的是什么呢?今天 ...
2022-12-15 18:00:01

話說最貴的古董多少錢
古董有多值錢,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的人說價值連城,有的人說無價之寶,也有人說,沒有那么貴,只是以訛傳訛。那么,最貴的古董到底值多少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發現的最貴古董 人類繁衍活動期間,不斷創 ...
2022-05-29 09:00:00

明代萬歷藍釉瓷器值多少錢
互聯網的出現為現代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無論是出行還是咨詢,都能從網上獲取。比如今天本文要說的關于“明代萬歷藍釉瓷器值多少錢”這個話題,如果是在過去,需要去專業機構,找專業人士咨詢了解,而如今,只需要在 ...
2022-10-01 12:00:01

熨斗也可作古玩 它的歷史演變你知道多少
距今兩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我國古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熨斗。它又稱為火斗、金斗、鈷鉧,主要作用是熨燙衣物。其名稱來歷一是取其形象似北斗之意,二是它的外形酷似古代一種烹調用具“斗”。據文獻記載,我國古代最早 ...
2023-04-24 12:00:00

明宣德景德鎮窯灑藍釉缽僅存世三件,竟用來喂雞
八號門陶藝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上面這只大碗,別看它如今舒舒服服地待在首都博物館里,接受著千千萬萬參觀者的頂禮膜拜,當年在被發現之前,它可沒少受“委屈”。老太太的喂雞盆上世紀70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來 ...
2022-07-04 18: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