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庚子山《小園賦》行書四屏
感覺是重新裱的打光的時候發現這張紙非常薄,而且不均勻,看一下真假詳細一點看看是什么人的書法還有年代和價值
藏品信息 鑒定結果









【藏品為真品】
藏品名稱: 節庚子山《小園賦》行書四屏
藏品斷代: 清晚期
價格趨勢: 價格透明穩定
鑒賞結果: 此四屏書法題識:(1)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適閑,(2)居之樂。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于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于鐘鼓。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3)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坯。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書名玉杯。有(4)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臺。節庚子山《小園賦》,時壬辰(或1892年)晚秋,應慈佩一兄大人屬,貞明。鈐印:王節馀事(白),惕齋(朱),書墨飄香(朱)。此四屏書法,紙墨有舊感,筆力渾厚,行筆灑脫,點劃精到,筆墨雋秀,下筆成書,行書流暢,筆法嫻熟,落款連貫,款印俱佳,應為惕齋(貞明)所為,初鑒為真跡,適藏。 參考:王惕齋(仁乾),生于1839年,1870年東渡日本,1877年在日本開辦經營漢文書籍、文具、藥材等的商店“凌云閣”,1910年歸國,1911(宣統三年)年去世,享年73歲。王惕齋是當時寧波府慈溪縣(今寧波市慈城鎮)黃山村人。黃山村居民的主體是王氏家族。王氏家族自明朝移居黃山村至王惕齋是第23世(仁字輩)。 圖鑒參考,感謝信任與支持,祝元旦快樂,收藏更上層樓!